电脑早期聊天软件包括以下几种:
ICQ
简介:ICQ是由以色列公司Mirabilis开发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1996年发布,是互联网历史上最早的即时通讯工具之一。
特点:提供即时消息、在线状态显示和群聊功能,曾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流行一时。
OIQC/QQ
简介:OIQC是QQ的前身,1999年开始发展,初期几个月注册人数就突破百万,2000年突破千万,到2002年用户数量突破一亿。
特点:用户可以通过它发送即时消息、分享图片和表情,还可以进行视频聊天。
BBS
简介:BBS即网络论坛,1995年兴起,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等,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布和回复帖子,进行讨论。
特点:虽然不是即时聊天工具,但为早期互联网用户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MSN Messenger
简介:微软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1995年发布,后改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是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期最流行的聊天软件之一。
特点:用户可以通过它发送即时消息、分享图片和表情,还可以进行视频聊天。
飞信
简介:中国移动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2005年出现,支持即时通讯、短信、语音、视频等多种功能。
特点:在大学校园内使用率较高,巅峰期用户数量达到了5亿。
Skype
简介:由爱沙尼亚公司开发,后被微软收购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其独特的语音通话功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广泛用户。
特点:提供音视频通话,是跨国沟通的首选工具。
这些聊天软件在早期互联网时代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沟通方式,对后续的社交软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