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痛恨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失控感:
在中国文化中,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听从自己的意愿,游戏会让孩子获得快乐和满足感,而当父母叫孩子吃饭时,孩子一动不动,这种失控感会让父母感到受伤和无力。
对欲望满足的敌意:
电子游戏通常满足人的基本欲望,如控制感和全能自恋,但在中国文化中,欲望的指向被认为是坏的,是禁忌。因此,父母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孩子,欲望和快乐都是危险的。
无能感:
当孩子选择电子游戏而不是父母期望的活动时,父母会感受到无能感,因为他们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这会让父母感到痛苦和绝望。
被忽视的感觉:
现代的父母大多是在被忽视的环境中长大的,而电子游戏的出现让孩子忽略了父母,这唤醒了父母自己小时候的创伤,让他们感到不舒服。
老一辈人的观念:
老一辈人没有经历过现代电子游戏,他们普遍认为玩游戏是浪费时间、玩物丧志,甚至认为游戏是“电子海洛因”或“精神鸦片”。
社会和文化压力:
父母受到社会和文化压力的影响,认为孩子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有稳定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游戏被视为妨碍孩子实现这些目标的障碍。
经济因素:
有些游戏需要充值,而大人想玩的游戏往往是能赚到钱的游戏,这种经济因素也可能导致大人对游戏产生反感。
综上所述,大人痛恨游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长辈沟通,减少因游戏产生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