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OSS)是指其源代码可以被公众自由获取、使用、修改以及再分发的一类软件。开源软件的核心特征是源代码的公开性,开发者通常将源代码放在如GitHub、GitLab等专门的代码托管平台上,供全球范围内感兴趣的开发者查看、学习、修改和分发。
开源软件的特点包括:
源代码公开: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对所有人可见,用户可以自由访问、使用、修改和分发源代码。
自由使用和修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开源软件进行修改和定制,并且可以自由地使用软件。
社区参与:
开源软件鼓励用户和开发者参与到软件的开发、测试、改进和文档编写中,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共享。
许可证多样:
开源软件通常通过许可证的方式允许用户自由地使用、复制、研究、修改和分发软件本身及其衍生作品,常见的许可证包括GPL、MIT、Apache等。
无版权限制: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使用、修改和再发布不受许可证的限制,但版权持有人在软件协议的规定之下保留一部分权利。
开源软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早期,最早体现在Unix操作系统的共享理念。1980年代初,GNU计划启动,推动了完全自由的开源Unix操作系统的构建。1991年,林纳斯·托瓦兹发布了Linux操作系统,标志着开源软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的来说,开源软件通过其开放源代码的特性,促进了技术创新和知识共享,降低了开发成本,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