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性:
指软件提供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包括适宜性、准确性、互用性、依从性和安全性等。
可靠性:
指软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常用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修复时间(MTTF)来衡量。
可用性:
指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时间比例,通常用两次故障之间的时间长度或在系统崩溃情况下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速度来表示。
性能:
指系统的响应能力,包括处理事件的响应时间和在单位时间内能处理的事件个数。
健壮性:
指软件在处理或环境中能够承受的压力或变更的能力,即使系统发生错误也能按照事先定义好的方式运行。
安全性:
指系统在向合法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阻止非法用户的使用的企图或拒绝对其服务,包括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可控性等特性。
可修改性:
指软件能够快速且以较高的性能价格比对系统进行变更的能力,包括修正、改进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可测试性:
指产品能及时、准确地确定其状态(可工作、不可工作或性能)并隔离其内部故障的一种设计特性。
环境适应性:
指软件在其寿命期预计可能遇到的各种环境的作用下能实现其所有预定功能和性能(或不被破坏的能力)。
可移植性:
指软件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能力,包括代码的可移植、数据的可移植等。
这些属性共同构成了软件质量的综合评价标准,帮助开发人员和用户更好地理解和选择合适的软件产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