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软件编译主要采用 Gn+Ninja的编译框架,同时也支持使用Makefile和CMake进行部分软件的编译。此外,还会运行shell脚本和Python脚本来执行拷贝、编译、打包等其他任务。下面是编译鸿蒙软件的基本步骤:
配置编译环境
安装必要的工具和依赖库。
设置OpenHarmony源码目录和要编译的产品,生成`ohos_config.json`文件。
全编译或模块编译
使用`hb build`命令进行全量编译或指定模块进行增量编译。
可以通过修改`config.json`文件来控制编译的范围和选项,例如删除不必要的测试模块。
编译系统构建目录结构
编译过程中会生成特定的目录结构,包括`build`和`out`目录。
编译结果处理
编译完成后,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和其他资源会放置在指定的输出目录中。
使用Gn+Ninja编译
`gn`文件用于配置编译选项,如入口配置、清理规则等。
`ninja`用于执行具体的构建任务。
其他编译工具
对于内核和三方库等,可能会使用Makefile和CMake进行编译。
在特定情况下,如LiteOS-A内核,可能会使用LLVM进行编译。
烧录和部署
编译完成后,需要将生成的镜像烧录到目标设备上。
验证编译结果
可以通过运行一些测试或检查编译输出目录中的文件来验证编译是否成功。
在编译鸿蒙软件时,建议参考官方文档和命令参考,以确保编译过程的正确性和效率。同时,根据具体的开发需求和环境,可能需要对编译选项和配置文件进行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