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架构复用是提高软件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和减少错误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一些关键点和策略,用于实现有效的软件架构复用:
识别可复用的资产
需求:许多需求与早期开发的系统相同或部分相同,可以直接复用。
架构设计:如果新产品能复用已有的架构,将会取得很好的效益。
元素:捕获并复用设计中的可取之处,避免重复设计失败的地方。
建模与分析:各类分析方法及方案模型(如性能分析、容错方案、负载均衡方案)都可以在产品中得到复用。
测试:采用产品线可积累大量的测试资源,如测试用例、测试数据、测试工具等。
建立通用的架构模式和框架
为项目提供坚实的基础,方便复用和组合。
对组件进行分类和模块化
方便复用和组合,同时也有利于后期的维护和更新。
培养团队成员对复用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团队对复用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在开发过程中主动寻找和应用可复用的元素。
采用水平复用和垂直复用
水平复用:在同一层次或相同功能模块之间的复用,模块独立性强,易于移植。
垂直复用:针对特定领域或特定应用的复用,如电子商务平台的购物车模块、支付模块等。
优先使用对象组合而不是继承
继承是在程序开发过程中重构得到的,而不是程序设计之初就使用继承。通过对象组合,可以更灵活地复用代码。
控制函数代码的长度和复杂度
采用三十秒原则和一屏原则,使函数代码易于理解和维护。同时,尽量减少参数个数,将所有参数封装到一个对象中来完成对象的传递。
消除不必要的判断语句
尽量避免在代码中出现判断语句,使用过多的 switch/case 或者 if else 语句,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类层次的最高层应该是抽象类
提供一个抽象基类有利于做特性化扩展。
尽量减少对变量的直接访问
通过封装和接口来访问变量,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通过以上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软件架构的复用,从而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错误。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和特点,灵活选择和组合这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