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软件产业需要从政策环境、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综合施策,具体路径如下:
一、完善政策体系与法律保障
制定综合性产业政策
通过《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等立法手段,明确产业规划、投融资支持、税收优惠等政策,形成覆盖全链条的产业政策体系。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侵权处罚力度,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维权体系。
优化行政审批与标准制定
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加快重点软件标准制定,推动软件正版化和标准化进程。
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聚焦基础软件研发
加大对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等基础软件的投入,突破核心算法和架构,提升产业链自主化水平。
支持新兴技术融合
推广工业软件、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传统行业的应用,培育网络金融、智慧医疗等新兴业态。
鼓励企业创新与兼并重组
通过政策引导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协同创新生态。
三、拓展应用市场与场景
实施试点示范工程
在工业软件、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试点示范,推动软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培育新业态与消费场景
发展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新业态,拓展软件在消费端的应用。
推动国际化发展
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中国软件的国际竞争力。
四、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多层次软件人才梯队,推动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实用型人才,支持企业建立培训认证体系。
加大国际化人才引进
实施人才互认机制,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五、优化产业生态与融资环境
构建开放兼容生态
推动软件与硬件、电信等行业的开放合作,形成覆盖研发、应用、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完善融资支持体系
延续增值税、所得税优惠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初创企业,缓解融资难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系统提升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